新闻中心

2025-07-08

新闻集锦
从吃进去到拉出来:养鸡人必须知道的消化秘密

鸡的消化系统功能对养分利用率和生长性能至关重要,了解鸡从进食到排出的全过程,不仅能帮助养殖户优化饲料管理,还能提前发现健康隐患,降低养殖风险。

 

一、鸡的消化系统“流水线”

1、喙与口腔:无牙进食的智慧

鸡没有牙齿,靠坚硬的喙啄食颗粒或碎料。

养殖技巧:饲料颗粒大小需适中,建议雏鸡料直径≤2mm,避免因吞咽困难导致采食量下降。

 

 

 

2、食道与嗉囊:临时仓储与发酵车间

食物通过弹性食道进入嗉囊,在此储存并初步软化。

养殖技巧:嗉囊鼓胀发硬可能是积食或感染,需及时隔离并喂服益生菌+小苏打水。

 

3、腺胃与肌胃:化学+物理的双重粉碎

腺胃:分泌强酸(pH≈0.7)和消化酶,分解蛋白质。肌胃:通过吞食的砂砾研磨食物,相当于“生物搅拌机”。

养殖技巧:添加 0.05%复合酶制剂(蛋白酶+淀粉酶),减少腺胃消化负担。每天保证1-2小时清槽时间,刺激肌胃收缩力(增强40%研磨效率)。

 

4、小肠:营养吸收的核心

约90%的营养在此吸收,消化酶活性受温度影响,环境低于15℃时需提高饲料能量浓度。

养殖技巧:推荐使用欧雅德牧-三萜多肽复合营养素,专门针对肉禽的一款无抗添加剂,能促进小肠绒毛生长,强化肠道屏障功能,减少腹泻与病原体感染,提升饲料转化率。

 

 

 

5、大肠与泄殖腔:最后的资源回收站

盲肠发酵纤维,直肠浓缩水分形成粪便。

养殖技巧:健康粪便为棕灰色圆柱形,绿色稀便可能为沙门氏菌感染,白色尿酸结晶过多提示蛋白质代谢异常。

 

二、从进食到排出需要多久?

雏鸡:消化周期约4-6小时,需少量多餐。

成年鸡:全程约8-12小时,夏季高温可能缩短至6-8小时。

影响因素:饲料类型(颗粒料比粉料快1-2小时)、纤维含量(>5%会延缓消化)。

 

 

 

三、养鸡人必备的3大实操技巧

1、缺水12小时会导致嗉囊食物结块,安装乳头式饮水器可减少粪便湿度(降低30%氨气浓度)。

2、红色条纹粪便:警惕盲肠肝炎或球虫;未消化饲料颗粒:检查肌胃糜烂或腺胃分泌不足。

3、应激期消化保护:疫苗接种、转群前后3天,在饮水中添加0.5%葡萄糖+电解多维,减少肠道蠕动紊乱。

 

 

健康的肠道才是高产稳产的第一道防线!